重構,從認識論來看,是一個重識的過程。
工業互聯網,本質上是一個價值重構的過程,是以新的邏輯理解和進行產業變革,從長遠來看,這將是對整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的重構。今天,跟隨豐采網一起走進“工業互聯網”吧~~
數字化大潮來襲,物理世界加速向數字世界遷移。
之前,人類只有現實世界(也叫物理空間)和意識世界(大腦構成的意識空間)。
而自從計算機誕生之后,就形成來由若干電子計算機網絡相互連接而成的網絡,這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網絡叫互聯網。于是,一個新的世界產生了,這就是數字世界。
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具有滲透性強、應用廣泛、極具爆發性的特點,國內興起了消費互聯網(又分為 PC 端、移動端兩個階段),在電子商務、社交、游戲、媒體、娛樂、教育等諸多方面獲得了巨大成功,它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。
隨著消費互聯網紅利的消失,以及在國家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背景下,面向ToC方向的創新創業機會很小,更多人會把互聯網面向企業(ToB)的遷移來把握“下半場”的機會。
2017年以來,以To B為核心的工業互聯網作為互聯網的下半場已然開啟,且過渡到了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階段,其主要特征是,互聯網將向農業、工業、能源、交通、城市及社會治理等社會各領域縱深發展。
1.認識工業互聯網
從連接對象來看,互聯網的主要連接對象是人、商品及服務,核心載體是智能手機。而在物聯網的連接對象是物,終極目標是實現“萬物互聯”。
而工業互聯網的連接對象,具體包括人、機、物及各類IT系統,實現工業全要素、全產業鏈、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。
從發展浪潮看,世界已經從以互聯網革命為主題的第二次浪潮,轉向以工業互聯網為主題的第三次浪潮,物理世界中的機器、設備和各類IT系統,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,基于AI、數字孿生和分析模型,最終作用于現實世界。
說到工業互聯網的本質,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余曉暉在接受筆者訪談時提到,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體系深度融合的產物,通過新型傳感、通信網絡和計算技術,將人、設備、生產和信息化系統及整個工業體系連接起來,實現全流程、全產業鏈、全價值鏈的數據匯聚,并結合工業知識與經驗,實現建模分析和決策反饋。
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數據驅動的智能優化閉環,通過對工業系統實時數據的采集、傳輸、處理、分析、決策與反饋控制,并與工業知識相結合,形成新的優化范式,不斷改進物理世界的運行效率,創造更大的價值。
伴隨著工業互聯網探索的不斷深入,這一“數據驅動 + 工業知識”的智能優化閉環將會應用于工業的全產業鏈、全價值鏈,覆蓋更多應用場景。
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基于云原生的工業互聯網,是如何重構現實世界中的工業產業鏈的?
2.價值重構范疇與邏輯分析
在官方的語境里,工業互聯網的概念范疇已經擴展至全要素、全產業鏈、全價值鏈,是對整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的重塑。
所謂全要素,可以有兩種理解,一是宏觀層面的,包括土地、資本、勞動力、企業家才能、技術、管理、數據等所有生產要素;二是微觀層面的,工業互聯網作為連接物理世界和虛擬數字世界的橋梁,即通過連接人、設備、系統、技術等創造新的附加值。
全產業鏈可以視為眾多產業鏈上下游的綜合體。而全價值鏈是涵蓋產業鏈所有價值增值環節、流程和階段。
相比于產業鏈,價值鏈所傳遞的則是寄托于產品或服務之內的價值,是著眼于對價值創造和利益分配的考察。
產業鏈是價值鏈的物質基礎,是價值實現和增值的載體。
工業互聯網開啟價值重構“三部曲”:
互聯、優化、重構
工業互聯網實現了工業全要素、全產業鏈、全價值鏈的全面鏈接,人、材、物、技術、知識、資本、數據等產業要素資源實現了充分流動,原有產業邊界和約束條件發生了松動,從部門到企業,從產業鏈到生態圈,都出現了重構的可能。
重構,從認識論上看來,是一個重識的過程。價值重構,簡單地說,是以新的邏輯理解和進行產業變革,實現土地、資本、勞動力、數據等各類要素的重構,重新界定合作與分工關系,促進生產力的增長和生產關系(利益關系)的調整,最終實現價值鏈(價值網絡)的升級和換代。
從長遠來看,這將是對整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的重構。只有深刻把握工業互聯網的本質目標和作用機理,企業在落地實踐進程中才不會走偏。
對工業制造企業來說,工業互聯網的本質目標就是重構價值體系,包括價值創造體系、商業模式和價值網絡。
第一,從產品和工廠層面看,重構價值創造體系,這是最根本最基礎的目標。企業本質上是一個整合資源進行價值創造、傳遞和分配的可持續運轉系統,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算法和軟件,實現數據集成、分析和應用,重構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等生產制造環節,打造數字化柔性工廠,使其運轉更加高效。
第二,從公司經營模式看,重構商業模式,實現與用戶關系的調整。比如數字工業在物理產品基礎上發展智能互聯產品,在交付產品之后仍能與客戶保持服務型關系,完成從制造商到運營商的角色轉變。
第三,從產業價值鏈視角,重構整個工業體系和產業生態。對采購、研發、物流及交付等整體供應鏈體系做出改變,培育新模式新業態。
互聯是手段,優化是過程,重構是目標。
在這個過程中,數字是實現全價值鏈深度互聯的強有力抓手,首先對設備進行“互聯”,獲取設備運營和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數據,通過實時的數據分析,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據模型,實現數據分析和應用閉環,進而“優化”生產制造體系。
最后,工業互聯網在更大范圍推動資源優化配置,“重構”生產制造體系和服務體系。
上汽大通,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“重構”與用戶關系。
上汽大通南京 C2B /C2M 工廠入選世界經濟論壇“燈塔工廠”,上汽大通是全球范圍內唯一一家入選的中國整車企業。
其通過對 MAXUS C2B 業務模式的探索及實踐,認為 MAXUS C2B 的核心價值是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,實現企業與用戶及伙伴的數字化直聯,用戶參與全價值鏈的數據化互動和決策,形成相互認可的有溫度的關系,為消費者打造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。
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,通過工業互聯網實現互聯、優化、整合,重構企業價值鏈和產業生態,推進轉型過程中的各類流程、組織、管理、系統問題的改進與優化,重點打造數字化用戶運營體系、數字化營銷體系和數字化研發制造體系三大體系。
第一,數字化用戶運營體系:建立數字化互動平臺“我行 MAXUS”,實現基于數據的線上和線下一體化用戶運營,打通粉絲、潛客和車主數據庫。
第二,數字化營銷體系:升級用戶數據管理平臺,布局用戶觸點,支持 100 多種用戶運營場景分析,建立基于產品生命周期運營的新營銷體系。
第三,數字化研發制造體系:建立貫穿用戶、經銷商、主機廠和供應商的數據一體化平臺與柔性制造體系。
(上汽大通C2B業務模式)
如今,工業領域的結構性變化已然開啟,無論是產業互聯網B2B交易平臺,還是工業互聯網平臺,價值鏈控制能力由鏈主企業轉向平臺延伸。
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重構產業價值鏈的核心價值支撐點,通過實現“互聯-優化-重構”,重構舊的價值創造體系,成為新的價值高地,塑造新工業制造體系正逐漸成為現實。